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國際關係史二
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(Ⅱ) 
開課學期
108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國際關係組  
授課教師
陳世民 
課號
PS2202 
課程識別碼
302 3632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3,4(10:2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科202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110人
外系人數限制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82PS2202_irh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1, 課程說明
國際聯盟集體安全體系之運作與變質
---美國的孤立主義與拒絕加入國際聯盟:英丶法主導國際聯盟的權力運作
---1920年代反戰氛圍與理想主義丶裁武會議的盛行:維持和平的有效方式?
---經濟大蕭條與日本軍國主義及德、義納粹主義
2, 凡爾賽-華盛頓體系的失敗與崩解(1931-1939)
---九一八事變(1931)對集體安全體系的首次挑戰與國聯的無力:列強之互動及對東亞均勢的衝擊
---義大利併吞衣索比亞與國際聯盟集體安全體系的縱容與瓦解:重回傳統的權力均勢與聯盟之現實主義外交
--- 從「反共」到「反納粹」的國際格局: 共產國際統一戰線的追求
---西安事變(1936)與中國「攘外必先安內」政策的轉變
---日本的軍國主義體制的逐漸形成
---蘆溝橋(七七)事變(1937)與中日戰爭的爆發 : 偶發意外,卻演變為全面大戰 : 內政因素?第二次國共合作
---中國的獨力堅持抗戰------日本速戰速決政策的失敗
---反戰或畏戰?--- 綏靖主義政策與歐戰之爆發(1939),德、義、日軸心國的形成,與美、日矛盾之上昇
3,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國際關係(1939-1943)
---奇妙的戰爭(1939-1940)
-- -德國對蘇聯開戰(1941年6月)與軸心國一開始的大勝
---美國的參戰---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
---1942年戰局的轉折
---日本敗象顯現後(1943年)美國做為東亞權力均勢之主導角色的出現(直至目前)
---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東亞政策的支柱(期盼中國能填補日本投降後的東亞權力真空)
---美國東亞與對華政策的轉變---「使中國成為大國」的政策的出現(基本上以國民黨政府代表中國)
---在美國之說服下,各列強同意廢除一切對華不平等條約(1943年1月)
---開羅會議(1943年12月):美國支持下,中國以世界四強之一的地位出現於國際舞臺
4,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間的國際關係(1943-1945)
---從開羅會議到雅爾達會議---美國東亞軍事戰略的轉變對中國局勢的影響:「使中國成為大國的政策」的消極化
---同盟國的戰後世界安排---雅爾達會議:美國默認蘇聯再次以東歐及東亞強權地位的出現,中國未獲邀
---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---什麼該負責?理想主義與集體安全?
5, 戰後初期的國際關係---冷戰何以出現?
---聯合國的出現
---東歐之共產主義化與「杜魯門宣言」:美國改採圍堵政策及走向世界警察
---戰後雅爾達兩極體系的形成(1947-):北約、華沙公約組織
6, 東亞鉅變與冷戰格局的形成: 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內戰的勝利丶韓戰
------美國「壓力策略」與「有限地但支持蔣介石」的對華政策
------赫爾利綱領﹔「以有利於國民政府的條件實現和平統一中國」
------馬歇爾使命的失敗與國共全面戰爭: 馬歇爾綱領:「有限援助政策」(拒絕武力涉入)及其局限性
------蘇聯對國、共政策的演變
---美國「局部撤退、有限援助」,及「放棄國民黨」(包括臺灣) 政策的逐漸形成, 韓戰的爆發與中共的參戰
------美國對華白皮書的發表,與中國大陸的赤化(1949)
------毛澤東宣布「一面倒」向蘇聯
------日本再次成為美國東亞政策的支柱---美國大力協助日本的復興與東亞冷戰格局的逐漸形成
------美國遠東政策的失敗?
------美國遠東政策的大幅調整與東亞冷戰格局的形成 :圍堵中國與重新支持國民黨政府
7, 1940年代末~1960年代初:緊密的兩極體系
--- 韓戰與兩次柏林危機:西方高度依賴美國核武,以嚇阻東方明顯傳统武力優勢的奇襲威脅
---北約「大舉報復」戰略及西方對美國「核子保護傘」的高度依賴
---新興國家獨立潮與英、法一等強國地位之喪失
8, 期中考
9, 1960年代 :兩極體系的鬆弛 :
---中蘇分裂
----古巴危機與軍備管制(Arms Control) 的發展: 部份核禁試條約(1963) 及核不擴散條約(1968)
---美國「無條件生存能力」的喪失及「彈性反應」戰略:對核子時代盟邦關係的衝擊
---法國退出北約的軍事組織(1966) :美國的安全承諾可信?
---越戰與美國實力的下降
10, 1970年代的低盪( Détente)
---戰略均勢(平衡)時代之來臨 :戰略性武器限制條約的簽訂(1972年,美、蘇低盪關係的高峰)
---戰略三角(美、蘇、中)的出現 (季辛吉的設計):中共入聯合國 , 中、美關係正常化
---「相互保證毀滅」維持的恐怖和平 (反彈道飛彈防禦條約, 1972)
---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(1975) :歐洲低盪關係的高峰,西德的東向政策
11, 1970年代末 ~ 1985年戈巴契夫上任: 新冷戰
---1979年蘇聯出兵阿富汗
---戰略均勢的動摇:蘇聯追求戰略優勢?
---歐洲均勢的動摇:歐陸飛彈危機
---美國的星戰計劃(1983)
12. 1985年戈巴契夫上任:東西方快速和解與冷戰的終結
---戈巴契夫的「新思維」
--- 1987年中程核武(歐陸飛彈)裁減條約
--- 1989年東歐共產政權相繼下臺與柏林危牆倒塌:冷戰終結的象徵→Why ?
13, 冷戰結束後至今:單極或多極?
---傳統武力突然奇襲及(核)大戰之威脅幾不再存在,西方有傳統武力優勢
---依賴美國的盟邦體系為何仍維繫至今? (北約仍有存在價值?為何東擴且角色更大了?)
---世界更和平?民族、宗教衝突更頻繁出現:南斯拉夫、非洲的盧安達、蘇丹(Darfur)等地的內戰
---新世界秩序?第一次波灣戰爭與聯合國出兵
---裁武的黃金時期(1990-1996)
---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擴散(北韓、兩伊) Why?
14,冷戰結束後至今:單極或多極?
---區城主義的興盛: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、區域性集體安全體系的發展(歐安組織、東協區域論壇)
---全球化:經濟互賴與科技突破(尤其網路) ,全球化好否?加深「貧富及南北差距」 ? 「全球治理」概念出現,主權概念式微?
---文明的衝突與蓋達式恐怖主義的興起(911)
---美國攻打阿富汗(2001) 、伊拉克(2003):單極霸權真的出現?美歐關係的轉變(法、德倡議解除對中之武器禁運:合作制衡美國?)
---2008-11年金融危機與歐債風暴:美國霸權的衰颓與中國崛起 →走向多極化?美歐關係轉而深化(合作抗中?)
---川普上任的衝擊
15, 16 區域國際關係史簡介
17, 期末考
 

課程目標
即使世界變遷快速,目前國際關係之基本結構及原則仍深受歷史經驗影響。由於當代國際關係在理論上及實踐上均植根於歐洲經驗,因此上學期「國際關係史一」之講授將以歐洲為重點,並兼述與我國直接相關的近代東亞國際關係史。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時間劃分,下學期「國際關係史二」則將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、冷戰至目前的當代國際關係史。.本課程乃針對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二年級學生所開設,目的在使學生對國際關係過去的歷史事件與發展趨勢,有一全面的縱觀認識與客觀理解,以便未來進一步探討國際關係相關議題及理論時,能擁有足夠的?史背景認識基礎,並具有獨立思考歷史經驗及教訓的能力。此外,亦期使同學能經由此課之修習而擁有更寬廣的國際視野,從過去歷史尋找行為模式和先例以分析當前之國際局勢(這仍是目前不少決策者慣用之方式)。 
課程要求
1. 上課出席與參與討論 10 %
2. 期中考及期末考(依照學校公告之日)45%+45%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3:00~15:00 
指定閱讀
William Keylor, The 20th Century World and Beyond-An International History,( New York 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8).
大陸中譯本: 《二十世紀的世界:1900年以來的國際關係與世界格局》,北京:群言,2010年。
台灣中譯本: 蔡百詮譯,《二十世紀國際史》,台北:幼獅,民78年。
René Albrecht-Carrié, A Diplomatic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the Congress of Vienna, (New York: Harper & Row Publishers, 1973). 中文版:Rene Albrecht-Carrie,鄒文海、董修民譯,《西洋外交史》,台北:正中書局,民74年。
諾曼・里奇(Norman Rich) 著, 時殷弘譯, 《大國外交: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至今》(Great power diplomacy since 1914), 北京: 中國人民大學, 2015. (Boston : McGraw-Hill, 2003)。
Richard Crockatt, The fifty years war :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in world politics, 1941-1991 (London ; New York : Routledge, 1995)
Antony Best, Jussi Hanhimäki, Joseph A. Maiolo and Kirsten E. Schulze,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(2nd ed.), (Routledge:New York, 2008).
Walter LaFeber, America, Russia, and the Cold War, 1945-2006 (Boston : McGraw-Hill, 2008).
Peter Calvocoressi , World politics, 1945-2000 (New York : Pearson Education, 2001)
Wayne C. McWilliams, Harry Piotrowski, The world since 1945 : 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(Boulder :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, 2009).
入江昭: « 日本侵略與中國的國際地位 » 第十章,頁五四○~五九七 ; 蘇珊娜、佩珀(Suzanne Pepper): « 國共衝突(1945-1949) » 第十三章 頁787-853 出自:費正清編,章建剛等譯:劍橋中華民國史,第二部,上海:人民出版社,1992。
江口圭一著 ; 陳鵬仁譯,《中日十五年戰爭小史 : 九一八事變-日本投降》,臺北: 幼獅, 1996。
邵玉銘 : <1945至1949年美國、蘇聯與國共四角關係之研究> 出自:邵玉銘 : 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 台北 : 傳記文學, 民69 頁四三~一一O。
費正清 (Fairbank, John King) 著, 張理京譯: « 美國的政策和國民黨的垮台 » 第十三章,出自 :費正清: 美國與中國, 北京 : 世界知識出版社, 2000 pp.319-340。
鄒讜著 王寧,周先進譯 : 《美國在中國的失敗 1941-1950》 上海市 : 上海人民出版社, 1997
 
參考書目
Bell, P. M. H. (Philip Michael Hett), The world since 1945 :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(London : Arnold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1)
J.P.D. Dunbabin ,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ince 1945 : a history in two volumes (London ; New York : Longman, 1994)
Andreas Wenger, Doron Zimmermann,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: from the Cold War to the globalized world (Boulder, Colo. : L. Rienner, 2003)
Stiles, Kendall W, Case histor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(New York : Longman, 2002)
約翰.史斑尼爾(John Spanier)著,方海鶯譯,《當代美國外交史》,台北 : 桂冠, 1986。(Hook, Steven W., Spanier, John W.,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, Washington, D.C. : CQ Press, 2010)
Robert A. Pastor編 董更生譯: 《二十世紀之旅 / 七大強權如何塑造二十世紀》, 臺北: 聯經, 2000。
東尼.賈德(Tony Judt)著 ; 黃中憲譯,《戰後歐洲六十年》. 卷1-4, 新北市: 左岸, 2013
Edward Carl ,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world wars, 1919-1939 , (London : Macmillan , 1967). 愛德華.卡爾(Edward Carl)著 , 徐藍譯,《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關係:1919-1939》,北京:商務,2009。
William Keylor, The 20th Century World and Beyond-An International History,( New York 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06). 蔡百詮譯,《二十世紀國際史》,台北:幼獅,民78年。
Kissinger, Henry, Diplomacy, (New York: A Touchstone Book, 1994). 中文版:季辛吉(Henry A. Kissinger)著 ; 林添貴,顧淑馨譯,《大外交》,臺北:智庫, 1998。
明居正,《大美霸權的浮現:後冷戰時期大國政治的邏輯》,臺北:五南,2013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6週
06/17  期末考